河南消费新媒体联盟  
河南消费新媒体联盟
关于联盟>
组织架构>
联盟领导>
联盟成员>
新闻中心>
服务领域>
联盟智库>
国民教育基地>
媒体联动>
所属平台>
联盟大事记>
品牌培育>
名企风采>
常务理事单位动态>
理事单位动态>
常务理事单位动态您的位置:首页 > 河南消费新媒体联盟 > 常务理事单位动态
二十六年携手与共——热烈祝贺《企业家日报》创刊三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8-12-16 00:31:15  作者:李代广  来源:企业家日报社  

本文作者李代广(左1)

最是一年春好处,百花争艳次第开。

这个春天,让我们信心满怀。3月5日至3月20日,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世人瞩目,这次全国两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凝聚力量的大会。

沐浴着这次两会的春风,创刊于1988年的《企业家日报》(原《厂长经理报》)迎来了创刊30年周年的纪念日。

《企业家日报》创办、发展以来的30年,是中国经济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加速工业化时期,这期间,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封闭经济走向全方位开放,从国有经济独木撑天走向多种经济成份争奇斗艳,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和最为蓬勃的第二大经济体。

《企业家日报》创办、发展以来的30年,对于我国千千万万家企业和千千万万个企业家来说,是一件值得纪念、值得庆祝、值得珍藏的日子。

《企业家日报》创办、发展以来的30年,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没有企业家日报的30年,就没有我的今天,以及我今天为之自豪、为之骄傲的事业。

我非常愿意借这个难得的机会,给本报的各位读者介绍、汇报一下我与《企业家日报》相识、相处的故事,以及我对企业家日报的深厚感情,说一说企业家日报对我、对我身边的人的影响与关怀。

携手与共二十六年,企业家日报伴我成长

到今天,《企业家日报》已经创刊30年了,我与她的交往也有了长达26年的深厚友谊。

回首往事,我与《企业家日报》从相识、相知到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在我心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叫做“感动”、“感恩”的情怀在荡漾。

从最初每周一期在重庆出版的《厂长经理报》,到每天三张十二版套红出版的《厂长经理日报》,再到每日彩色出版的《经理日报》、《企业家日报》;从一名普通的读者,到成为通讯员、特约记者,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首席记者,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党支部书记、报社党委委员,我的成长就是企业家日报培养的结果,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就是一名《企业家日报》发展历程的见证人、参与者。

时间追回到1992年,高中毕业、落榜在家务农的我,到河南省清丰县城一家企业做了临时工,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接触到了《厂长经理日报》,当时的企业领导对这份报纸情有独钟,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一直不间断订阅。

也就是在那几年里,我利用喜欢、爱好文学创作的优势,不断地采访本企业和本系统、甚至全县经济领域的新闻稿件,并投寄到在3000里之外的《厂长经理日报》编辑部。

本文作者采访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中)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早在1993年,《厂长经理日报》(以下统一表述为《企业家日报》)就在头版右下角刊发过我采写的“清丰县政府设立奖励基金”的新闻消息,那个稿件,当年还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作品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也由企业办公室的通讯员、秘书、副主任、主任、经理助理,一个一个台阶地向前走着,这期间给我帮助最大的当属《企业家日报》。

我把报纸上刊发过的有关企业管理的文章,以及精彩的副刊文章都剪贴下来,认真阅读、学习,并力所能及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在1992年到1999年的几年里,我参加了河南大学中文系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律学的自学考试,并顺利地拿到了两个大专毕业证书,1997年7月,我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几年间,《企业家日报》理所当然地成了我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园地,开阔视野的窗口,授业解惑的良师,增长见识的益友。

1998年9月,正是企业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我生出了“走出企业,干自己喜欢的事业”的念头,第一次来到了我心仪已久、向往已久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在时任报社副总编辑梅秀泉先生的引荐下,《企业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龙良贤先生在百忙之中接见了我,并同意我到河南记者站工作。

2000年10月,企业家日报领导又给了我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次机遇,让我全面负责企业家日报在河南省的采编工作,正是这一次机遇,才让我们全家有了搬迁到郑州工作、生活、发展的机会。

正是这一次机遇,《企业家日报》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是《企业家日报》给我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正是通过这个平台,我才有机会接触到了河南省很多的成功企业家,他们不仅丰富了我个人的经历,也充实了我的人生状态。

感恩的心时刻铭记,牢记使命与担当

担任企业家日报驻河南记者以来,在河南全省众多企业界、经济界、新闻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我紧紧围绕企业家日报的办报宗旨:“体现企业家意志,颂扬企业家业绩,反映企业家呼声,保护企业家权益”来开展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我深深知道,作为在全国经济界、企业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家日报社的一员,我担负的责任和使命非同寻常。

关怀体现在细节上,报社领导对我的支持、关心,让我深受感动,有一些细节我曾经对别人无数次地讲过,今天,我也愿意借这次难得的机会,和全国的读者们分享我的感动。

初到郑州的那几年,也就是2001年至2004年,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我没有自己的电脑,没有自己的打印机,甚至连一部传真机也没有。

我给报社传送稿件的方式一开始是寄挂号信,后来才买了一部传真机,由于自己没有电脑,不能打印,我的稿件常常是用笔工工整整地写好,然后传真给报社,再由报社编辑部的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印出来、发表到报纸上。

后来经济条件好些了,我把手写的稿件拿到街上的打印店里去,由他们打印好,大家知道,打印是按张数计算费用的,我就尽可能地让他们把字打得小一些、再小一些,甚至有时候一页纸上会打印近2000字,密密麻麻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几块钱,但我知道,我的节俭会给编辑部老师带来很大的不便和麻烦,每次都是我把打印好的、字很小的稿件传真给编辑部,然后编辑部的老师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印出来,编辑刊发。

本文作者

直到2005年,我才有了自己的电脑、打印机,发稿再也不用手写、打印、传真了,至到现在,我的信箱号码还带有“2005”字样,也算是对那一年购买电脑的纪念吧。

直到今天,我那样的传稿方式,都没有听到过任何一个编辑老师的怨言,直到今天,我的心里都有深深的感动和感慨,所以现在,我要在此,为在我成长过程中付出艰辛的编辑老师和报社领导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我由衷的感谢。

一份报纸影响着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改写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在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我始终牢记企业家日报的使命与担当,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新闻宣传、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一丝一毫都不敢解怠。

比如说,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为了全力服务好河南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双汇集团的市场拓展、品牌宣传工作,我陪同双汇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南下广西、湖南,北上黑龙江、北京,东到浙江、江西,西至山西等7个省、市、区,协助双汇集团就破解地方保护主义、打击注水肉、处理消费者投诉、以及虚假报道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能够从一个高中毕业、做临时工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企业家日报在河南的首席记者,报社驻外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能够从一个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的偏僻农村,带领妻子儿女到河南省会郑州市安家落户,过上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是企业家日报的关爱,带给了我这份改变。

2003年8月,我的作品《谁搞夸了贫困县的支柱企业?》获得第十六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好新闻三等奖;2005年6月,我的作品《谁为企业上亿元的损失负责?》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二等奖;2006年6月,我的作品《“亚细亚”商标泪别河南》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二等奖;2014年6月,我的作品《中美财富的一次大对接——双汇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评述》获得二十六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一等奖,这篇文章还入选了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编辑的《30年中国优秀经济新闻作品选》。

作为一名记者,2001年至今,我17次被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记者,50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县级奖励。

2016年4月22日至25日,企业家日报第18届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新乡市成功召开,企业家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龙良贤带领报社其他主要领导,河南能源集团、双汇集团等10多家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连续订阅26年企业家日报从来没有间断过一天的老读者、河南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赵德山,以及企业家日报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的记者站负责人,共计60多人参加了会议,作为这次会议的具体组织者,我为能够为报社的活动出一份力而感到高兴。

在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宣传服务的同时,2017年10月,我还受邀担任了“河马新媒体学院”的讲师,定期为参加学习的学生们讲解有关“媒体关系维护和危机公关”的课程,把自己近20年的记者工作经历和经验告诉更多的人,让这些年轻的在企业负责与媒体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少走弯路,积累经验;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为众多企业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由于我的课程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只是我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因此,同学们都反映说,特别接地气,也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中国迎来新时代,期待明天更精彩

创刊30年来, 全体企业家日报人识时顺势,与时俱进,奋发图强,不断发展。可以说,是风雨洗礼了《企业家日报》,是危难锤练了《企业家日报》,是竞争存活了《企业家日报》。

《企业家日报》的发展历史, 是一部企业家日报人的奋斗史,大胆探索,不屈不挠,初性战斗,前赴后继,大浪淘沙,残酷的竞争优选了《企业家日报》的员工队伍和组织文化。

30年与中国企业家休戚与共、肝胆相照,这是《企业家日报》生存发展的根基。

这种30年的坚持不弃,极大的锤炼了企业家日报人的毅力和生存能力,终于坚持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肯定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今天,迎来了中国企业家成长发展的新时代。

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意见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意见》的出台,得到了众多著名企业家的欢呼和称赞,他们纷纷奔走相告、发表文章,表达对《意见》的充分肯定和喜悦之情。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指出,《意见》根据当前企业家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困难,从精神引导到实际帮扶,从眼前困难到企业未来的传承,都做了全面部署和指导,这不但可以重塑企业家精神,增强其活跃度,壮大企业家队伍,还为企业家专注品质、持续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护。

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文件,它必将带来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企业家最好的时代已然来临。

党和国家给予优秀企业家最高褒奖、最大尊重,对建设更加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寄予厚望,这对企业家来说,对全体企业家日报的员工来说,尤其值得庆贺。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在新时代铸就新辉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指示,竭尽全力去采写更多、更好的新闻稿件,反映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传播好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大爱之心,以十倍、百倍的努力,来回报企业家日报对我的关怀、帮助和恩情。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会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纪律,严格规范行为方式,时时处处自觉维护好《企业家日报》的形象和声誉。

企业家日报的第一个30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一起体会和感受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的30年,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和祝愿《企业家日报》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上一篇: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参与承办的第16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在四川眉山举办
下一篇:郑州电视台举行新闻从业人员签名承诺活动
 战略合作伙伴
小李补胎
同盛咨询
帅太
中国一拖
牧原集团
肯德基
必胜客
平顶山市博爱医院
河南整形美容医院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大桥医院
阳光产险
双汇集团
中国移动
景安
中国人寿
恒大
新华保险
好想你
Copyright ©2018 河南名优品牌管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办公室电话:0371-86170333  秘书处电话:0371-8997166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兴荣街22号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18017716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